2025.11.03 11:00【EZway生活報報╱記者侯政德╱台中報導】
臺中一名72歲陳姓婦人日前至銀行臨櫃要求解約定存,行員關懷過程中發現其提領理由前後不一,且近日已有高額現金的提領紀錄,懷疑可能遭遇詐騙,隨即通報警方到場協助。婦人對員警耐心說明各類常見詐騙手法的「疲勞轟炸」顯得不耐,最終放棄提款,悻悻然離去。
第三警分局正義派出所於日前下午3點多接獲轄內臺灣企銀通報,稱有民眾疑似遭詐,請警方到場協助釐清。員警趕赴現場了解,係一名陳姓婦人欲解約定期存款並提領新臺幣72萬元,由於婦人起初表示款項是用於繳交股票交割款,但行員發現她近日已從他行帳戶提領數百萬元,並指出交割款通常不會以現金支付,婦人隨即改口,改稱要作為房屋修繕費用,惟「裝修房屋」正是詐騙案件中極為常見的說詞,行員為求慎重,遂請警方協助確認。員警到場後,耐心向陳婦分析多種常見詐騙手法,然而她逐一予以否認,堅稱自己對詐騙訊息亦有敏感度,強調自己不會上當,也婉拒員警陪同返家查看修繕情形的提議,認為警方過度關心已造成困擾,最後悻悻然地放棄提款後離去。
根據內政部「165打詐儀錶板」最新數據,114年10月全臺共受理13,679件詐騙案件,財產損失高達新臺幣60億4,400萬元,統計數據顯示,打擊詐騙不僅需要政府跨部會協力,更仰賴民間單位的積極參與與全民提高警覺,才能構築防詐的堅實防線。警方提醒,網路購物、假投資、假交友(投資詐財)、色情應召詐財及假交友(徵婚詐財)為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民眾對於可疑電話或訊息都應提高警覺,若有任何疑慮,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110」報案查證並求助,千萬不要輕信對方提供的聯絡方式或指示,以免誤入陷阱,造成財物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