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way生活報報

媒體新聞網站 EZway.tw 提供即時新聞、財經、地方、旅遊、娛樂、運動、生活、電影、美食、藝文、政治、科技、健康、地產、車訊、國際等新聞

新聞頭條

●三接再外推科學評估結果:海床影響面積僅約2%、觀塘每年平均可營運341天、沿岸淤沙會減少

2021.10.12 19:30 pm【EZway生活報報╱記者高靜如╱綜合報導】

三接再外推方案今(12)日將進行環差審查,經濟部召開記者會公布再外推方案科學評估結果,針對先前外界關切的面向,中油公司已委託國內專家團隊進行多項科學模擬評估,期盼以嚴謹的實證精神爭取國人對再外推方案的支持。科學評估結果顯示,三接再外推並不如公投方聲稱對環境生態皆為負面影響,反而具有許多正面效應:

水深18公尺後無礁石 影響海床面積僅2%
科學證據顯示大潭水下礁石最多僅分佈到水深18公尺的海域,以-18公尺等深線推算約是離岸1.7公里,但等深線離岸遠近不一,從1.2至1.7公里都有,1.7公里是最遠距離。再外推方案離岸1.2公里是以儲槽區堤頭起算,推算結構物影響海床面積不到2%,且鑽探岩芯顯示水下礁石離岸越遠越破碎,因此結構物影響礁石的面積只會更低。

觀塘港年平均可營運天數高達341.9天
為釐清外界針對觀塘海象不符建港效益的擔憂,中央大學團隊以觀塘陸域、新竹海上浮標在2010~2020年的氣象資料,模擬推算觀塘港逐時風速與浪高,評估其年平均可操作天數高達341.9天。其實LNG船進出港只需一個多小時,只要有二小時海上風浪低於限制,LNG船就可以進港,因此觀塘港完全具有足夠的優勢和效益。

G1、G2海岸淤沙將減少 反而有利藻礁
針對三接再外推方案建港後海岸淤沙的變化,成大水工所團隊模擬了未建港與再外推方案的漲退潮水流,發現三接的棧橋為鏤空設計,兩側海水仍能通過棧橋,就可以持續流向潮間帶藻礁區,而再外推方案讓棧橋內的隔離水道變得更寬,使G1、G2藻礁區附近的海水流速高於未建港的條件,漂沙較不易淤積反而有利藻礁。

潮間帶與海底是兩個不同生態系
潮間帶與海底的棲地分別以礁體及泥沙為主,浮游動植物和魚類組成不同,就連與底質連結密切的海底生物種類也屬兩個不同群聚。數個專業團隊歷經兩年進行生物群聚分析,發現潮間帶與亞潮帶海底屬不同生態系統,魚類、十足目及軟體動物組成少有重疊。也就是說,並不是潮間帶到海底全都是藻礁,再外推方案主要設施在亞潮帶,即使對海底泥沙生物有影響,也與藻礁生態關聯甚微。

公投若通過 三接砍掉重練再耗11年
經濟部強調,再外推方案雖然讓三接供氣期程延後至2025年中,但能盡力兼顧環境保護與供電穩定;若依公投要求將三接遷離大潭,砍掉重練需再耗至少11年。落差7.5年犧牲的是不單是供電期程,還包括加速減煤、減碳排、減空污的時間與機會。

三接再外推,將潮間帶藻礁全部保留,連水下礁石也盡力避開。讓藻礁保護最大化、供電減煤影響最小化,這是在專家團隊科學驗證下最務實的選項,希望全民審慎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