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16:00【EZway生活報報╱記者張凱若╱台北報導】
中國文化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大四學生陳姿卉在陳輝龍教授指導下,以卓越研究成果、亮眼的研究表現與專業潛力,獲得國立台灣大學化學所碩士班「免面試、優先錄取」資格,成為文化化材系培育研究人才的傑出典範。
陳輝龍教授指出,陳姿卉雖非班上成績最高者,卻憑著熱忱與實力脫穎而出,以行動證明「學術潛能勝於分數」。她的研究以電腦模擬與材料計算為核心,成功設計出新型催化材料,能透過電化學反應將有毒的一氧化氮(NO)轉化為具經濟價值的氨(NH₃)。該成果兼具環境治理與工業應用價值,展現文化大學學生在永續科技與先進材料領域的實力與潛能。
談及學習歷程,陳姿卉感謝文化大學提供完善設備與師長指導。她表示:「化材系的師資與環境,讓我從基礎實驗到高階研究都能穩健累積能力。老師們鼓勵我們勇於發問、挑戰未知,在過程中培養出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她強調,4年所學帶給她的不只是知識,更是面對科學挑戰的熱情與勇氣。

化材系主任陳輝龍教授指出,化學與材料是台灣半導體與科技產業的核心基礎,系上積極培育兼具創新思維與實作能力的學生。近3年來,化材系教師共獲國科會、教育部與勞動部等研究計畫經費逾1,600萬元,並爭取產學合作計畫金額突破3.5億元,顯示系所兼具學術與產業連結的堅實實力。
理工學院副院長張鈞智副教授表示,文化大學致力打造跨領域理工教育環境,讓學生具備化學、材料、電機與資訊等複合能力,符合未來科技產業的人才需求。他說:「我們希望學生能跨越領域界線,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創新效應,讓自己在未來職場中更具競爭力。」
陳姿卉以第一作者身分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展現文化大學化材系在研究導向教學與跨域培育上的成果,更體現文化大學培育人才的多元價值,成績不是唯一標準,熱情、創新與持續探索才是邁向卓越的關鍵。文化大學未來將持續深化教研資源,培育更多能在國內外頂尖學府與產業中發光發熱的優秀學子。































